忆往昔ECUST的ACM时代

最初是接受了lpld的邀请来写这篇大总结。我没有LHH华丽的文笔,就只能随便写写了。回想起来,ACM应该是我在大学期间参加的最有意义并且收获最大的活动了。

记得我的计算机写代码还是从魔兽3开始,那个时候还在高中。在Dota还没风生水起的时代,大家都在玩各种RPG。我也在玩各种RPG,但是我是个没耐性的人,有些个RPG太难了,玩不过去,怎么办呢?我就去改地图玩,当时还研究了各种加密解密地图文件的小工具。再之后,改地图也不好玩了,就直接去论坛上学怎么做地图了。

制作魔兽地图是个费时间的事,但是一边和好友(女生叫闺蜜,男生的叫什么?好基友)玩着自己DIY的地图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地图做着做着就会碰到War3的触发器机制,总不能什么都靠点点鼠标完成吧,再说了触发器的功能实在有限,起我就去看起了War3里面的脚本语言Jass,这算是我第一个接触到的计算机语言了。

话说,Jass语言真是个糟糕透顶的玩意,忍不住吐槽一下。完全函数式的编程,极易发生内存泄漏(我去,官方的函数都有内存泄漏的,估计当初暴雪那群人没想到这东西能被用得这么火爆,感觉反正一点点内存,泄漏就泄露了吧),不支持结构体,甚至最关键的技术是利用它语言的BUG实现的。但是这个语言确实极其简单,虽然函数和宏定义多了点。由于是初次接触编程,一个return语句就折磨了我好几天,各种看不懂。一直听说C语言比较牛×,就借了同学的电子词典,下了本谭浩强的C语言教程看去了。(进大学了我才知道这本书对初学者来说最适合不过了,但是当时找到这个纯属巧合)

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在上课,我再看Jass和C语言,怪不得我语文这么差哈。C语言看着就觉得简直是尤物,然后各种鄙视Jass,不过Jass的所有语法也就了解了。C语言我记得当时是看到指针,感觉崩溃了,就停止了,再没看过。还是继续Jass和改进魔兽地图玩去,虽然大学以后基本没再碰过,但是那个地图我现在还留着,挺怀念的。

高考后,拿到华理通知书后,既然选了计算机专业嘛,我又下载了孙鑫的C++视频看。虽然说他讲得挺枯燥的,但是很基础。很容易懂,视频是关于MFC的,但是前面的面向对象的概念都通用啦。这个视频我也是看到了十几章吧,太无聊了也停止了。

其实,到进大学为止,我还没敲过C/C++代码,所有看过的东西都只是理论而已。甚至连VC是什么玩意都不知道。进大学之后运气很好,ultanmanhu和我同寝室,他告诉我有ACM这么个玩意,然后又碰巧我们的督导是ACM队员。总之,就是极其的运气好,我们就这样混进ACM队了。

第一次到奉贤311的时候,发现这里好安静啊。(这条准则最后被ultramanhu无情地摧毁了)由于当时的老队员们在准备区域赛,只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下OJ大致怎么用,给了我们天哥当年的POJ做题的基本题记录,我们就回去各种练习了。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是觉得不容易,虽然是水得不能再水的题,我们一个月才完成了6道。不过我对C语言的语法感觉是挺爽的,现在也觉得很爽。Ultramanhu说这个和他们高中的竞赛难度差距太大了,加上他对Pascal比较熟,对C不爽,结果做题量和我差不多,反正都是个位数。对于我自己来说,终于见识到了IDE。

这之后的做题进度已经不记得了,基本都是水题。一片水茫茫,当然,对当时的我来说还不能算水题。后来记得的就是跟着qboy在大一下学期切了茫茫多水题,突破百题大关。其实我个人觉得,在初期切一堆水题还是有些用的。首先是可以熟悉OJ,其次可以发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OJ的一些限制,一些简单的优化方法,和一些容易犯的小错误。即便是对之后不管是编译原理课程的学习和对我在现在一些编译细节上的问题都很有帮助。

记得当时我们还参加了ACM省赛的选拔,我是很遗憾地落选失去了机会,但是ultramanhu和qboy他们去参加了省赛,还拿到了银牌。当时还是大一,让我们各种羡慕嫉妒恨啊。之后就是如期进入暑期集训。

说实话,最初,我参加ACM队伍的动机很简单,保研加分。另外当时宣讲会上YQ各种show在各个地方的美食,另外还有个神ben,大二参加国际final可以膜拜之。每次问ben问题,他都能很快回应,并且给你的代码非常人能够看懂,绝对是神一般的人物。后来听说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基本上你就能拿到奖。后来的事实证明,很多人确实是坚持不下去中途退出的。最后参加比赛的人确实都是能坚持下来的。在我的第一年暑期集训的时候,总人数有40个左右。当时住到徐汇,感觉就是徐汇的宿舍真是破的可以啊。集训就是每天上午吃完早饭去211写代码,各种赛事,晚上10点到11点回寝室睡觉,生活规律。偶尔会打打游戏,还记得和Answorer他们打war3的castle fight。确实暑期集训是成长最快的时段,也是最杀脑细胞的时段。不过最后,我们有了一次去区域赛的机会,那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区域赛。

第一次参加区域赛,当时大二的只有两个队。我和ultramanhu和qboy一对。因为可以无限带纸质材料的,Ultramanhu受了上次去省赛的时候旁边人堆得山一样的参考材料的打击,带了N个包的模板和书去。我还记得热身赛的第三题我们没出出来,关于欧拉定理的题。正式比赛的时候书籍和资料扔得满桌都是,后来都懒得去找了。还好我们是在上海的赛区,否则背这么多东西会累死的。事实上,那些个书和模板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结果我们还是惨败,啥都没拿到,铁牌参与奖。所以说,关键还得看自身实力,带一堆模板什么的用处不大,带关键部分就好。

不过第一次失败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我们当时才大二,还有机会。一年时间。这一年里切的题目也渐渐不那么水了,大牛们也开始爆发了。uriel在poj上刷题数超过神ben,lpld神一般的出现了,还有光神ch_g的崛起。这一年我也参加了省赛,但是事实证明,在比赛的时候你永远也没法发挥出全部实力,我记得当初我们最后卡死在一道类kmp算法的题目上,原先的时候我们三个都看过kmp,觉得不是很难,看懂了谢了几道题就没再去碰它了,结果等需要用到的时候,我们全部忘记了next算法的原理,当时很急又回忆不出来,结果成为了我们的遗憾,只拿到铜牌。等到参加区域赛的时候,qboy由于得天花没参加集训。我们就把上届的大牛answeror拉进来了。Answeror也是个传奇人物啊,显示插班生到我们学校,然后又是成绩年级第一的大牛,最后报送浙大的牛人。据Answeror自己说,当年他本来id直接是answer的,结果被占用了,就加了or。他擅长各种c++的高级特性,也是他引领我去研究一些c++的强大之处,另外还推荐给我们boost库(一个很NB的C++库,STL的增强版的增强版)。他的ACM模板全是各种template,但是实际上ACM并不适合使劲用template,因为只能带纸质稿,代码是要自己敲的,用template会增加代码模板厚度和要敲很多代码。万一敲错了也很难发现。为了配合整个队伍,我转头研究出题概率最小的部分,计算几何,整理了一套二维计算几何几乎是完整的模板。最后跑去天津参赛了。

在去天津的路上,ultramanhu和带队老师在火车上各种胡侃乱侃,反正半夜3点还没睡觉,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天津的火车站确实比较漂亮,外面那条河的质量不是我们学校旁边的河可以比的。热身赛那天我们去吃了answeror最喜欢的汉堡,很早就睡觉了,当晚老师跑去买天津麻花去了。第二天就是正式比赛。

正赛一开始我就读错题,觉得是一道很简单的计算几何,5分钟看完题,10分钟敲完,一看board,没人过,没人提交。然后就觉得,可能是我理解错了。结果我果然理解错了,是一道难得不行的计算几何。最后是放弃了。因为复杂计算几何太费时间了,不合算。另外我们都有点紧张,发挥得只能算比较正常。我记得有一道题ultramanhu很及时的想到了优化方法,ac掉了,绝对是大功一件,其他的除了一道可以打表出的题,我们三个人都二到没想到外,该出的题都出了。毕竟我们业余的不能和人家交大清华那群专业的比,我们对自己的成绩的感觉可以说是不失望。

比赛当天,老师跑北京玩去了,我把一个高中同学拉来带我们逛天津去了。跑到天津和南开大学(南开门口的河比我们学校还臭),然后晚上去了火车站。天津的火车站果然很漂亮。第二天跑北京去玩了,拉了我另一个初中同学当导游。去故宫逛了下。另外,北京烤鸭名不虚传,很好吃。

ACM区域赛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课补回来了。我们撬了很多课去准备和训练来着。自此,我就很少参加ACM活动了,基本都是帮着维护OJ和放比赛什么的。开始去做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去了,还有USRP项目。需要接触到很多新东西,但是ACM打下的基础让我学这些个新玩意都简单了很多。再之后就是实习找工作了。其实除了一些公司会很二地出各种智力题外,像腾讯、百度这样的公司在笔试和面试的时候的题目,都会很贴近数据结构的,也可以认为是ACM的最简单的那种题。当然,Google和微软这个级别公司的题目变态难。其他的对ACM队员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到公司里的要学的东西茫茫多,如果基础知识牢靠,会是很大的助力。

进入ACM队是我大学最好的一个抉择,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很多牛人,在这里可以碰到很多好玩的东西。在这里得到的东西,都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有很大帮助。我一直觉得我是很幸运的,在初中和高中时期,能够碰到可以拉我进取的朋友,在大学里,可以来到ACM这么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团体。也希望我们学校的ACM能越走越好。

谨以此文纪念我在华理的ACM-ICPC生涯。写得不好,还请见谅。

Last updated